昨天和家人一起,没有计划,没有目的地以外的期待,我们说走就走,从厦门开车两个多小时,来了漳州东山岛。
像是突然对生活按下暂停键——不为别的,就为了换个地方醒过来。
我们约好第二天早上看日出。或许也不是为了浪漫,只是想确认:天还会亮,我们还能出发。
晚上一点多才睡,意外的是,四点我就醒了。
点了一份早餐,吃完后走到阳台,天边已泛起一片红,云层被光撕开一道口子,像烧了一角的纸。
我们站着看了几分钟,拍了几张照片,发了个朋友圈,然后回屋继续赖床。



9点多,出发海边,沿着海边慢慢走。
扛不住太阳的猛烈,我们在一处遮阳的亭边停下,煮水、泡茶,坐着听海。



风在耳边,浪在眼前,水汽混着热气升腾,茶喝到第三泡,人终于静下来。
就像——
海从不说话,但淹没了所有喧嚣。
那些没回的消息、改不完的稿、压在胸口的闷、说不清的焦虑……
突然变得很轻,轻到可以被浪卷走。
我们什么也没做,只是坐着,看浪在沙滩上涌上来,又缓缓退下去。
像某种无声的对话:
我交出一点心事,它还我一片空旷。
我们总说“去海边治愈”,
可海从不治愈谁。
它只是足够大,容得下你的破碎;
只是足够远,让你暂时逃开那个非你不可的世界。
我走向海,像一场无声的出逃。
不是逃避,是把被生活按住的自己,借出来晒一晒。
晒掉潮湿,晒出一点光。




下午热得实在撑不住,加上困意袭来,表弟提议直接回家,取消下午的行程。
我顿了一下,脱口而出:“来都来了”。
可抬头一看大家都已经被太阳晒的疲惫不已,我也没再坚持,决定回家。
原来,不是所有未完成都叫可惜。
有些遗憾,是为了给下一次出发,留一个念想。
留一个理由,让我还能带着期待,再次走向这片海。
这趟旅行没有计划,也没走多远。
可正是这种“走到哪算哪”的随意,让人松了劲。
我似乎带了点东西回来,
不是照片,不是贝壳,
是那种“我还活着”的感觉。
海从不说话,
却让你明白:
你可以偶尔停下,
然后,继续走。
参与讨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