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博客
年纪大了,脑子不好
小时候背得滚瓜烂熟的课文,如今只记得开头一句“床前明月光”;昨天刚聊过的朋友,今天见面差点叫不出名字;甚至早上出门前,总得反复确认门有没有锁。
于是我想,那些真正值得记住的,却偏偏容易被遗忘的——
比如春天傍晚的一阵风,吹乱了书页也吹皱了心事;
比如咖啡杯沿上那一圈淡淡的唇印,和没说完的对话;
比如地铁站里陌生人哼的一句歌,恰好撞上我心头的旋律;
比如某个深夜,突然想起童年院子里的蝉鸣和奶奶的蒲扇……
……
这些美好的小瞬间,像沙漏里的细沙,悄无声息地溜走。
所以,我开了这个博客。
它不像日记那样沉重,也不像公众号那样“有用”。
它只是一个数字角落,用来存放那些闪过的念头、路过的情绪、偶然的感动。
不为传播,不为流量,只为在记忆彻底模糊之前,把它们轻轻托住。
也许你看完会说:“啊,原来你也这样想。”
那就够了。
欢迎你,来翻翻我的这些零碎的光。

关于博主
自由职业者,目前靠打磨想法为生,一个人,一台电脑,做着自己的产品。这条路不轻松,没有KPI,却有更重的责任。
但这样的生活,给了我最珍贵的东西:留白。
让我有时间在清晨泡一杯茶,看光线慢慢爬上墙壁;
可以在灵感枯竭时放下电脑,去公园走三圈;
可以因为读到一句诗、听到一段旋律,就停下手头的事,任思绪漂流。
也正是这些“不产出”的时刻,常常孕育出真正的创造。
就像春天的芽,看不见生长,却一直在向上。
这个博客,是我思绪的草稿本,是产品之外的“副产品”。
它不发布功能更新,也不写增长技巧,
它记录的是我在自由中摸索的痕迹,
是那些在独处中闪现的光,
是作为一个独立灵魂,在创造路上的低语与回响。
如果你也在寻找一种更贴近内心的生活方式,
如果你也渴望摆脱“必须怎样”的束缚,
那么,很高兴你在这里遇见我。
欢迎你,来我的小站坐坐。
茶可能凉了,但自由还热着。
订阅
这个博客,其实并没打算公开。
它更像是一间私人的书房,一个存放思绪的抽屉。我甚至特意在 robots.txt 里写下了“Disallow: /”,把搜索引擎拒之门外,生怕被打扰。
可后来,我读到一句话,像一束光照进安静的角落:
“我遇到的所有最酷的人,都是通过我写的东西找到我的。”
那一刻,我忽然意识到:写作不只是独白,它也可能是某种暗号,一种频率。
原来,文字不仅是自我的梳理,它还可能是一根无形的丝线,能牵引着同频的灵魂穿越人海,悄然相遇。那些我以为的“自言自语”,或许正被某个角落的陌生人默默读着,并在心里点头说:“原来你也这样想。”
于是,我解除了封锁,把这扇门轻轻推开了一条缝。
如果你正读到这些字,或许你就是那个“最酷的人”。
那么,欢迎你留下。或者通过RSS订阅我的文字,我们保持连接。
下一次更新,我会在这里,继续为你写下我的故事。
参与讨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