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,脑子一热,准备上山看日出。
可当真正坐进车里,四下漆黑如墨,山影沉沉压在天边,我才意识到——这不只是出发,这是一场与自己的对峙。
怕吗?
当然怕。
最怕的不是鬼,是寂静。
那种寂静,会把孤独放大成恐惧,把影子拉长成威胁。
可心底有个声音在轻轻推我:
“你不是总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,渴望一点破晓的勇气吗?”
于是,我深吸一口气,踩下油门,
车灯划开夜色,像一把温柔的刀,把我从犹豫里剖了出来。

一路上,心还是悬着。
每一个转弯都让我握紧方向盘,每一声风响都让我往后视镜多看两眼。
奇怪的是,随着海拔一点点升高,恐惧也跟着一点点退去。
不是山变得温柔了,是我开始听见自己的呼吸,
开始感受指尖握着方向的踏实,
开始意识到:原来,我比自己以为的,更勇敢一点。
我忽然明白,
成年人的勇敢,从来不是无所畏惧,
而是在颤抖中,依然愿意按下启动键。
到达山顶时,我本以为会是孤独的守望。
却没想到,这里早已停满了车。
有人裹着毯子依偎在恋人肩头,
有人站在崖边调试相机,
有人搭起帐篷,安营扎寨,
还有人围坐一起,举杯畅饮。
那一刻,我的心忽然柔软下来。
原来,不止我一个人在深夜动了念头;
不止我一个人,愿意穿越黑暗,只为迎接一缕光;
不止我一个人,把“看日出
”这件小事,活得像一场仪式。
风很冷,但人群里似乎有种奇异的暖意。
我们一起在等待着,
等天边那一抹微光,
等云海翻涌的刹那,
等太阳从沉睡的边缘,缓缓睁开眼。
我们等的,从来不只是一个日出。
我们等的是:
在熬过漫长的夜后,
世界终于还给我们的一点温柔;
是在无数次想放弃的瞬间,
仍选择继续向上的那个自己;
是哪怕知道明天依旧艰难,
今天仍愿意为一束光,翻一座山的天真与勇敢。
你看,浪漫从不孤单。
它总在某个凌晨的山顶,
悄悄集结着一群不肯向黑暗低头的人。
我们站着,不说话,
光一来,便都懂了。
渐渐的,天际泛起一丝极淡的橙,像谁在云背后轻轻咳了一下。
就在这刹那,人群中爆发出第一声欢呼:“哇……”。
我的心猛地一紧,立刻翻出背包里的无人机。
刚开机,屏幕冷冰冰地跳出一行字:提示需要校准无人机。
我慌忙按照提示,平地转圈。
一圈,两圈……校准失败。
旁边有人看了我一眼,又默默移开视线,
可我能感觉到那份无声的焦急——
“怎么还不飞?”
接着,光开始蔓延,一层层染开,从灰蓝到金粉,从沉默到苏醒。
来不及校准了,我拿出相机咔咔就是一顿拍。
拍了几张,心仍不死。
我把设备放在一旁,蹲下身子,又一次打开无人机。
这次,我不再急,慢慢来,一圈,两圈……
“校准成功。”
当我按下起飞键,无人机嗡鸣着离地的瞬间,
旁边的人纷纷看向了它,追随着它升空。
那一刻,他们仿佛也在为我松一口气:“哎,终于飞了!”
轻轻一推摇杆,无人机缓缓升空,穿过薄雾,越过山脊,
镜头里,整片云海正被朝霞彻底点亮,
金色如潮水般漫过山谷,万物初醒,天地澄明。
它飞得刚刚好。
不算太早,也不算太晚,
却在最对的时刻,看见了最美的光。

直到电池告急,才缓缓降落。
坐在车里,我打开手机,自拍了几张。



原本以为,我来是为了看日出。
可当光芒洒在脸上,我才明白:
我翻山越岭,真正想见的,
是那个哪怕害怕,也没回头的我。
恐惧从来不是终点,而是必经的隧道。
我们穿越它,并非为了证明自己不怕,
而是为了在另一头,遇见那个——
依然愿意向前走的自己。
下山时,天已大亮。
山路不再狰狞,风也变得温柔。
我回头看了一眼山顶,那里,阳光正铺满整座山。
后来有人问我:“值得吗?一个人,半夜上山,就为了几分钟的日出?”
我笑了笑,说:
“值得。
因为那一刻的光,不仅照亮了云海,
也照亮了我内心那些,曾经不敢直视的暗角。”
你看,人生很多事都像这场日出——
你得先穿过漫长的夜,
忍受孤独,对抗恐惧,
然后,站在山顶,等一个不确定的明天。
但只要你没在半路回头,
光,总会来。
而你,也会在抵达的那一刻发现:
原来你一直要找的勇气,
不在远方,
就在你一步步,走向黎明的脚印里。
所以啊,
如果你此刻也在穿越某座山,
请别怕黑,别怕冷,别怕只有你一个人。
因为翻过去——
不是结束,
是光,与你,久别重逢。
参与讨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