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,我那台用了五年多的 MacBook Pro 彻底开不了机了。
不是系统崩溃,不是硬盘损坏,而是前段时间被我砸坏了,屏幕碎裂,本来还可以外接显示屏继续使用的,但由于长时间没开机,现在已经无法开机了。
这一刻,我打开它,像重新打开一段突然被截断的时光。
是时候和它告别了。
这台电脑,是我成为自由职业者后买的第一台苹果设备。

那时我对“生产力工具”的理解还很朴素:换台电脑,只求它别动不动就卡住,别让我在写稿的兴头上被打断,更别让辛辛苦苦写下的文字因为卡死瞬间消失。
可真正用起来才发现,它带给我的,远不止“快”这么简单。
在此之前,我用的是一台配置一般的 Windows 笔记本。跑设计软件卡,剪视频卡,甚至多开几个浏览器标签页都会风扇狂转、响应延迟。那种“被机器拖着走”的感觉,特别消耗心力。你刚有灵感,电脑却卡在加载界面,等它缓过来,情绪早断了。
而 MacBook Pro 完全不一样。
同时跑着设计稿、视频渲染、开几十个网页,它依然安静、流畅。
它像是给我的工作节奏装上了“稳定器”。
我不再需要频繁保存、不敢多开软件、或是担心突然死机。
它不声不响,却让我敢“放开手干”。
效率,就这样一点点被拉了上来。
慢慢地,我的收入也逐步增长,从月入几千,到月入几万,从赚到第一个10万到第一个100万。
我不是在炫耀数字,而是想说:这台电脑,真的参与了我人生中最关键的上升期。
虽然我不是靠一台电脑挣到百万,
但是有这样一台电脑,从没拖过我奔向百万的脚步。
它见过我凌晨三点写稿的专注,也感受过我按下“发布”键那一刻的激动;它陪我在山间民宿的窗边捕捉灵感,在海边咖啡馆的午后校对文稿,陪我在家中的书桌前,敲下一行行代码,构建着属于我的数字世界。屏幕上的划痕、键盘间的微尘、充电口的磨损——每一处印记,都是我奔走在自由职业路上的年轮,无声,却刻满回响。
五年,1800多个日夜。它从我的“生产力工具”,变成了某种意义上的“战友”。
当它彻底无法开机时,我感到的不是遗憾,而是一种近乎失落的情绪,像是并肩作战的伙伴突然退场,没有告别,只有静默。
我也早已经换上了全新的 MacBook Pro,性能依旧出色,生态更成熟。
但我心里清楚,再新的机器,也无法替代“这一台”陪我走过岁月的老伙计。
有些设备不会说话,却记得你所有的努力。
它不声不响地承载着你的野心、焦虑与成长,直到某一天,你回头看,才发现——它早已成为你成功的底色。
这台 MacBook Pro 没有活到最后,但它活得足够久,久到见证了我一路探索、不断成长的全过程。
它坏了,可它赢了。
谢谢你,老伙计。
参与讨论